23:29:06
坚持效能导向。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指导和服务;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质量安全、促进守法便利、维护公平、奖优惩劣、互联互通的管理机制,为海关特殊letou体育区域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新机遇,以道路网带动商贸流、人才流,进而带动资本流,为亚欧大陆乃至世界发展繁荣开辟了广阔前景。
新华社武汉6月12日电(记者 黄艳)“我和两个舟桥旅的小战士踩着船舷,都把腰弯向江中,拉着遇难者的遗体,轻轻地、慢慢地,抱着他的腋下,不让遗体再受一点伤害。”47岁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曾尟枚讲述如何打捞转移遇难者遗体,保护他们最后的尊严。 对死者的尊重,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在“6·1”长江客轮翻沉事件施救现场,来自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和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的数百官兵全力搜救生还人员,精心打捞遇难者遗体。 施救的七天六夜里,先是大雨,后是烈日。6月3日,施救现场来自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45名医护人员已经奋战了一天一夜。 “救起65岁的朱红美和小伙陈书涵,特别鼓舞士气。有一丝生命迹象,我们都不放过。”医院政治部副主任万劲松是这次医疗队的政治协理员。他告诉记者,每个潜水员或者舟桥旅官兵救起的人,第一关都要经过医护人员的手。 “首先是脉搏,检查生命体征,如确定无生命体征后,会把眼睛给他们合上,再进行遗体整理、处置和转运工作。”曾尟枚说。 从2日8时集结出发,11时赶到施救现场,搜救、救援工作迅速展开。在开始的两天里,他们“接诊”处置了数十人,除两名被救的生还者外,其余全是遇难者遗体。 “医护人员徒手从战士们手中接过遗体,尽管是轻轻托着,但是由于数量太多,有的人手臂都掉皮了。”曾尟枚说。 在“东方之星”整体扶正之前,除了潜水员从船舱中搜救出遗体,还有一些遗体从船里漂出。医护人员和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战士组成临时分队,乘坐冲锋舟搜救江面上发现的遇难者。 舟桥旅旅长曾从华介绍说,“江水湍急,打捞时要控制好冲锋舟的速度,尤其要注意与遇难者的距离,决不能对遗体造成二次伤害。” 5日,“东方之星”整体扶正,大规模搜救工作摆在眼前。几乎4天3夜没有合眼的曾从华在行动开始前,对战士们进行了动员和思想疏导。 “90%以上的战士都是90后,很多人参军不过一两年。”曾从华说,进入船舱,意味着他们将接触大量遇难者遗体,必须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江面上,灯光照得夜空透亮,但船舱里只有门窗进来的光亮,大部分空间仍是黑暗的。战士们分成四组,每组又分成若干六人小组。他们带着强光手电,开始进入船舱。 船舱内的情景异常复杂。“乱七八糟,无处下脚,天花板上不断滴水、掉泥浆,letou体育、装修材料、被子、餐具……什么都有,上面都是一层淤泥。”曾从华说。 战士们给记者描述他们第一时间进入船舱的情形:三楼的走廊上,有20多具遗体,房间里的遇难者也很多,他们中不少被家具压着。战士们分工,几个人先把家具顶起来,另外的人则去把遇难者抱起来,然后轻放在准备好的担架上。 “不能直接拖拉。”参与当晚遗体处置的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程青说,因为遗体经过江水浸泡以后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舟桥旅的小战士们很勇敢,也很细致,用身体护着遇难者。” 程青告诉记者,由于江水长时间浸泡,遇难者遗体的重量基本上都翻倍了。剧烈的劳动让官兵体力透支,一些战士后来几乎是走一步跪一步地前行,即便是跪着,担架也是托举着的,很多现场的人看到这个情景都哭了。 大搜寻过程中,现场的官兵不仅要忍受刺鼻的气味,还要忍受不能上厕所的痛苦。 二营七连班长罗秀美防化服穿了三天三夜,直到大搜救任务结束,他才告诉连长,他身上长满了痱子。 能吃苦、讲奉献,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儿,永远是解放军冲在第一线。他们不仅负责搜寻和搬运遇难者遗体,还担负起寻找整理船舱内遗物的任务。 二营三连连长黄雷告诉记者,大的物件,比如行李箱、手提袋这些都比较好发现、清理,但散在角落或与杂物混在一起的小物件,比如证件、手机、饰品等就很困难。 “战士们在船舱内发现有散落、甚至整沓的现金,还有一枚钻戒,都第一时间上交给遗物整理统计组。”某舟桥旅副政委薛政说。 据介绍,整个大搜索任务完成后,某舟桥旅搜索了169个房间、4180平方米,除了遇难者遗体和行李遗物,还清理4800立方米垃圾,用两艘拖货船拉走,整理财物数百件。 搜救中,数百名官兵的指挥部就设在距离事发江段50米的岸边,几个帐篷搭建而成,开始几天一直下雨,帐篷内外都是稀泥。没地方睡,大家就站着睡,实在受不了就找个高一点的地块,睡在没有水的湿地上。 一旦有任务来,官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同志们,有任务!睡着的战士们,一下跳了起来。”曾从华说。 17个小时的大搜索中,很多战士都被船舱内的钉子、木叉子等锋利的东西扎伤、刮伤、割伤,在医务点简单处理下,又投入战斗了。后来到监利县人民医院打破伤风针的有70多人,都是在执行任务中受伤的。 带领战士进入船舱执行任务的曾从华,自己也被刺伤。“船舱内很湿滑,不小心摔倒了,当时没发现被刺伤了。第二天发现手臂上的衣服都是血才反应过来,还好就缝了两针,打了破伤风针”。 9日,参与现场救援的解放军官兵面向“东方之星”船体,向遇难者脱帽致哀,然后撤离现场,与守护了七天六夜的“东方之星”告别。遇难者家属和监利县人民听说他们要离开,自发上街夹道相送。一段时间以来,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正展现出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大国不断为世界经济克服困难贡献力量的进取姿态和责任担当。 2014年二十国集团布里斯班峰会作出决定,由中国举办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这一选择体现了二十国集团各成员对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认可,也蕴含着对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二十国集团机制转型等关键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的期待。“我希望杭州峰会是真正的国际合作重生的契机。”加拿大前总理保罗·马丁此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突出反映了这种心态。 自去年12月正式接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以来,中国正在不断以积极作为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个既定目标,中国的作用体现在峰会主题议题设计等理念引领方面,同样体现在以切实方案为解决世界经济突出问题凝聚行动能力上。 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增强信心是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时刻二十国集团有责任站出来。2月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是为9月杭州峰会成功举办做准备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明确指出,前一阶段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焦虑情绪,同全球经济基本面相脱节,并且重申二十国集团要防止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政策承诺,还第一次在公报中写入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就汇率市场进行密切的政策讨论与沟通。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指出,这次会议让全球投资者明白,“断定政策制定者的工具箱已经空了依然是轻率的”。 当前,全球贸易增长继续低于全球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有所减弱。2015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3.1%,而全球贸易仅增长2.8%,而且多年来第一次出现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低于发达国家贸易增长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中国将通过今年峰会同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和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做出更多贡献,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制定全球价值链能力建设战略计划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开展能力建设。这些努力逐渐付诸实践,将在经贸领域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成果,为世界经济增长释放潜能。 长远来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的过渡期,单纯依靠财政货币政策的老路子走不通,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形成。为此,中国正在推动二十国集团各方在数字经济、新工业革命、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效等诸多领域制订行动计划,把共识转化为举措,争取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从根子上解决增长动力不足问题。 世界经济的困难摆在眼前,各方对国际经济合作的需求客观存在。对于让杭州峰会成为行动库、而不是清谈馆,中国有着深刻认识,也给出了坚定承诺。事实持续表明,杭州峰会乃至二十国集团机制本身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正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聚提升。
60年前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合作的起点。当时,在殖民阴影、强权政治和民族自觉、主权独立的角力中,安全与生存等政治议题是推动亚非合作的主要动力。60年后,世界秩序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政治上,亚非国家占联合国成员的半数以上。经济上,亚非国家占世界经济比重从当年的不到四分之一跃升到如今接近50%。在20国集团中,亚非国家也占据了近半壁江山。然而,亚非在国际政经新格局中的发言权与其体量及潜力禀赋并未适配。
©2020 letou体育